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QM)及质量控制(QC)

时间:2015-1-22

198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慕尼黑召开了“放射诊断质量保证研讨会”,并于1982年出版了《放射诊断质量保证》一书,向全世界推荐放射诊断质量保证方案,推动了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QM)工作的发展。8PT影像园XCTMR.com

影像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影像质量的一切活动,它包括QA和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活动的全部过程。QA是QM的主要内容,它通过尽量减低辐射剂量和节省费用的前提且要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高质量图象的系统工程。QC是指通过对影像设备的性能和指标进行检测和维护并对图像的形成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测并随机校正从而保证影像质量的方法和手段。8PT影像园XCTMR.com

QM一词出自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由于数字化影像信息的出现,1998年ISO的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TC)提出了涉及血清学专业技术质量管理问题的ISO/TC215文件,提出了有关QM的理念、标准和方法。从实质上讲,QM是一种质量文化(quality culture),它是结合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质量标准及行为准则。8PT影像园XCTMR.com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在血清学专业设备中的广泛应用,在影像质量控制上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在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中(CR),信息的采集、信息的读出和信息的处理与记录这三个环节,共同决定计算机X线摄影影像的质量。入射到成像板的X线量子被成像板的成像层内的荧光体吸收,释放出电子。其中一部分电子散布在荧光体内呈半稳定状态,形成潜影(信息采集)。当用激光照射(二次激发)已形成的潜影时,半稳定状态的电子转变为光量子,即发光激励发光(PSL)现象。光量子随即由光电倍增管检测到,并被转换为电信号。这些代表模拟信息的电信号再经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信息读取)。然后,数字信号被传递到存储与显示元件中作进一步处理(信息的处理与记录) 反映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响应性的参数主要为影像的锐度和影像的频率响应。计算机X线摄影影像的锐度基本上是由成像板自身的特征与读出系统的电子和光子特征决定的,尤其是与二次激发使用的激光束光点的直径和激光光线在成像板荧光体内的散布有关。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设计上已根据成像要求使激光束的光点足够小,并使激光光线在成像板的荧光体内的散布尽可能少。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可对每一个投照部位和每一个投照方法提供适当的补偿,在额定、但较宽的范围内影像的质量不会因像素的大小、扫描成像板的激光能量、激光束的直径和读出速度等因素而改变。8PT影像园XCTMR.com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当前主要的不足是时间分辨力较差,不能满足动态器官和结构的显示。此外,在细微结构的显示上,与常规X线检查的增感屏/胶片组合系统相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的空间分辨力有时还稍嫌不足,但很多情况下可通过直接放大摄影方式弥补。CR系统影像转换过程较复杂,难免有信息丢失,影响空间分辨率。直接数字化成像空间分辨率为5LP/mm,高于CR成像空间分辨率(3LP/mm),也高于CT的分辨率(1.5~2.2LP/mm)。对某些部位病变的显示(如骨骼等)不及平片。另外CR照射剂量与普通感绿屏/片组合剂量相比,有增无减。8PT影像园XCTMR.com

数字图像的显示媒介是电视荧屏,荧屏图像再经多幅摄像机或打印机将图像记录在胶片上,获得高质量的荧屏图像至关重要。荧屏图像的质量取决于最佳成像技术参数和后处理技术。后处理技术系指借助计算机功能对获取的原始影像作进一步的完善。后处理技术一般有:①窗口调节;②边缘调节;③局部放大和位移;④黑白翻转;⑤蒙片选择;⑥电子光栅及选择;⑦像素位移补偿等。根据图像诊断的需要,调节相应的内容,以荧屏图像主观评价为依据,调整到最佳状态再进行胶片打印。了解数字成像的不同特点,对我们进行血清学专业质量管理是很有必要的。8PT影像园XCTMR.com

血清学专业质量管理的要点,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组织协调活动:①以最低的辐射剂量获得最好的影像质量;②获得能充分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符合质量标准的影像;③引进高质量的成像设备;④全员参与并同时努力开展的QA、QC的活动。开展QM活动的意义在于树立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①进行影像质量、数量、成本、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②进行影像设备性能的检测、技术方法、登记、统计、服务等活动;③进行对技术人员、服务人员、设备物资供应人员和护理人员在内的全员管理;④进行一切为病人、一切为临床需要的思想教育工作;⑤进行以预防质量事故的出现和预防检查相结合的管理;⑥进行科学的数据管理;⑦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的科学程序的管理活动。8PT影像园XCTMR.com